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公式
1、平均车头间距等于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速 。车头时距,记为ht,单位为秒/辆。
2、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速。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车头时距是前后两辆车通过车行道上某一点的时间差,因而两者是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速的关系。
3、理论通行能力采用车头间距推算,与车头间距存在以下关系式:N=3600/h/v=1000V/h。式中,N——理论通行能力;h——车头间距(m);v——行车速度(m/s);V——行车速度(km/h)。
4、在同一车道中,连续行驶的两辆车头通过某点 的时间间隔。单位为s/辆。是交通流理论、道路通 行能力等计算中的重要指标。
饱和车头时距与饱和流量的关系
1、饱和车头时距与饱和流量的关系:饱和流量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止线的最大流量,单位为“辆/绿灯小时”,当简写为“辆/小时”时,其含义不变。
2、因为这样更精准。饱和流量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止线的最大流量,以第四辆算汽车完全启动,更加准确,所以用测量车头时距的方法计算饱和流量时要以每周期第四辆车以后的数据开始。
3、平均车头时距的倒数就是交通量。取交通量的倒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时间间隔,称之为平均车头时距。
4、饱和流量和饱和流率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管道截面和压力条件下,饱和流量是流体能够通过管道的最大流量,而饱和流率则是流体在饱和状态下的流动速率。两者都受到管道截面积、流体性质、流体流动的阻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5、交叉口车道饱和流率检测方法是:剔除绿灯显示期间进口车道的异常车头时距。获取饱和车头时距。采用饱和车头时距的均值检测饱和流率。
6、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N=3600/h。式中N——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pcu/h);h——连续小客车车流平均车头时距(s/pcu)。
假设车速36km/h,两车车头间距为10米,问车头时距是多少
1、平均车头间距等于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速 。车头时距,记为ht,单位为秒/辆。
2、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速。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车头时距是前后两辆车通过车行道上某一点的时间差,因而两者是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速的关系。
3、车速为36km/h时,即为10米/秒,车三秒钟驶过的距离是30米;车速为72km/h时,即为20米/秒,车三秒钟驶过的距离是60米,车速为108km/h时,即为30米/秒,车三秒钟驶过的距离是90米。
4、km/h=10m/s 54km/h=15m/s 因为这段距离是甲乙共同走的,而从甲车上看到的却只有乙车车长。所以用速度和乘时间就等于乙车车长。
5、试题分析:36 km/h=10m/s,大货车过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行驶的距离包括隧道长和车长,行驶的距离是:s=vt=10m/s×20s=200m,隧道长为:200m-10m=190m。
6、解:(1)汽车速度v0=36 km/h=10m/s。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1=1s,司机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x1= v0t1=10m。加速时间t2=5s-t1=4s,加速位移:70- x1= v0t2+a1t22 代入数据解得:a1=5m/s2。